首页 > 新闻动态 互联网时代 数字出版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互联网时代 数字出版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发布日期:2015-09-18]
  导读:“电商通常把书作为引流量的进口,由于书的客单价很低,即便白送,也也许比他们用别的方法去招引注册用户的本钱更低。像京东这么的电商,一方面书本仅仅他们用来添加用户黏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在数字阅览范畴的份额小到能够忽略不计。”
  
  日前,《2014年新闻出书产业剖析陈述》发布。数据显现,2014年,全国数字出书完成经营收入3387.7亿元,同比增长33.4%,占全职业经营收入的17.0%,整体经济规划跃居职业第二。第12次全国国民阅览调查成果也显现,2014年,中国国民数字化阅览方法的触摸率已经到达58.1%,超越了传统介质的书本报刊阅览。
  
  本来,早在2010年,美国亚马逊网上电子书的销量就初次超越了精装本图书。上一年一全年,亚马逊中国的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已是2013年的3倍。与此同时,全国出书的新版图书增速却回落了5.8%,是近十年来初次呈现降低。
  
  3000多亿元、58.1%、3倍……数字很夸姣,似乎一切都在向我们对数字出书的等待靠拢,然而在一些业界资深出书人眼里,数字出书仅仅看上去很美。
  
  实际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数字出书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伪概念,它并不是一个业态。”中信出书社副总修改卢俊说,“电商通常把书作为引流量的进口,由于书的客单价很低,即便白送,也也许比他们用别的方法去招引注册用户的本钱更低。像京东这么的电商,一方面书本仅仅他们用来添加用户黏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在数字阅览范畴的份额小到能够忽略不计。”
  
  据剖析,本来90%的数字出书都与动漫游戏和SP事务有关。动漫游戏不必多说,而SP事务,指的是效劳供货商展开的一系列新型移动数据事务。据业界人士泄漏,如果把SP事务和游戏事务扣除掉,再来算一算,中国数字阅览商场本来小得不幸,“依照3000亿元来看,大约只有这个数字的二百分之一。”
  
  一些数据也证明了如上判别:上一年,中国网络动漫经营收入增速达72.7%,领跑数字出书;移动出书经营收入增速达35.4%,而互联网期刊与电子书的经营收入增速仅为18.2%。
  
  买而不读、读而不买成恶疾
  
  不可否认,互联网期刊与电子书的经营收入确实呈增长趋势,但将来的开展相同不容乐观——“买而不读”与“读而不买”,正变成数字年代阅览的两大恶疾。
  
  年头,亚马逊公布了2014年的全民阅览调查陈述。陈述显现,以交际媒体为主的浅阅览,比方刷微信、微博,已变成很多读者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51%的受访者,天天会用超越1个小时阅览交际媒体上的信息,而天天读书超越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
  
  “三余三上”本是古人惜时勤读书之谓,现在E年代阅览却也有了自己的“立刻厕上枕上”。陈述显现,“睡前”“节假日”“上下班或出差途中”是读者主要阅览时刻,而且越来越碎片化——2014年使用零星时刻阅览的受访者份额达39%。碎片化的阅览挑选,又带来了另一个疑问:读而不买。树立在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上的阅览,多以网络文学作品为主。
  
  “这些用户发生内容(UGC)的自创文学并不是严厉阅览,只能满意文娱需求,不能满意干流社会的常识需求。UGC网站的逻辑是‘主动挑选’,默许人海战术、去粗取精,认为具有很多版权,就肯定具有很多的用户,但成果却发现他们只笼络了一帮不愿意付钱的用户。”在卢俊看来,“习惯了免费”也许变成数字出书业将来开展最大的危险。“很多人都在尝试树立一个公正的买卖系统,不能仅仅是‘免费最大’这么一种单一逻辑,这需求长时刻的引导。但在这么一种古怪的固执逻辑之下,本来无论是作者仍是出书商,都无法控制,无法树立一种相对公正的买卖系统。”
  
  不能只图一时赚快钱
  
  眼下,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甚至IT公司,都在抢滩数字出书的一角阵地。且不说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苹果、小米、掌阅、当当网……也都在推出各自的阅览终端。面临强敌来袭,传统出书社或出书商,又该怎么应对?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本来严格区分的职业鸿沟变得越来越含糊,内容提供商、技能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之间的彼此融合越来越深化。
  
  卢俊说:“不痴迷于数据的商品司理都是伪商品司理。数据背面隐藏了太多的出售动机,表面上仅仅一些数据,但黑夜下单仍是早上下单,女性喜欢在打折的时分下单仍是不打折的时分下单,哪些人对报价灵敏哪些人不灵敏,这些数据关于出书商是非常主要的。”
  
  不过,现在对大数据的使用,绝大部分出书社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为单个图书种类去树立数据模型,演算本钱太高,所以只能做类型剖析。做图书不像做轿车,能够花几千万元去为一个新的款型做大数据调研。出书商不具有数据,具有数据的仅仅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几家电商。”卢俊说。
  
  此外,中国出书业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习型书本的商场巨大无比。公务员考试、英语考试、各类证书考试培养出一批大型的图书公司,比方中公以及华图图书。不像在欧洲的阅览商场,虚构作品占有很高的比重。而学习型的阅览兴趣,也催生了不少赚快钱的出书商。
  
  从前的图书修改,注重选题、内容加工,当今,推广变得越来越主要,关于一些出书单位来说,案头文字工作反而成了走过场。但在很多资深出书人眼里,“文字工作关于修改来说仍是很主要的一环。一些作等第的出书物,比方名家名著,留给出书社的加工空间很小,但商等第的完全能够进行加工。像好莱坞的编剧机制相同,出书是一个信息工业流程,需求修改用专业的眼光去判别文字的好坏,而图书推广,本来难度并不在于交际,或是保持和媒体、意见首领、网络达人的联系,而是怎么发现书本的内容价值,将主要的、有传达力的内容,翻译成媒体感兴趣的言语。推广的难度是‘翻译’的难度,而非公关的难度。”这些或许恰是今后传统出书社被互联网公司围追堵截后仍可尽力的狭小空间。
文章连接:中铭印刷机械网http://www.zhongmingyinji.com
联系我们
  • 广州市中铭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020-86641457/86301202
  •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坑头村东线工业园九横路13号 昆山分公司:昆山市开发区白墅路碧景苑77幢106室 0512-57118569

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中铭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89889号